免费定制方案
400-8881481
在线咨询

高校如何做好能耗管理?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17 09:00:00   作者:旺远信息  浏览次数:97

高校做好能耗管理需要从技术手段、管理策略、政策支持、教育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节能管理体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案例:

一、技术手段

  1. 搭建智能监控系统

    • 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通过安装智能电表、水表等计量设备,实现能耗和用水的实时监控。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都搭建了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对各楼宇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统计,为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能效评估与诊断:利用监控系统对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能源使用效率,识别节能潜力。例如,东营市技师学院通过智能互联能耗监管平台,对配电室等重点部位进行监控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2. 推广节能设备应用

    • 照明系统:使用LED灯等节能灯具,减少照明能耗。例如,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提倡自然采光充足时禁用照明灯具,杜绝“白昼灯”“长明灯”现象。

    • 空调系统:采用节能型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例如,多所高校规定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以减少空调能耗。

    • 节水器具: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如延时阀、节水马桶等。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学生公寓安装引射式喷射节水器,节水率高达30%。

  3. 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太阳能利用:在校园内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例如,东营市技师学院在食堂楼顶安装太阳能空气源联合热水供应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 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土壤或水源的热能进行供暖或制冷。例如,东营市技师学院采用浅层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暖,每年可节约大量标准煤。

02图片1.png

二、管理策略

  1. 建立节能管理制度

    • 明确责任分工:成立节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学院的节能责任。例如,东营市技师学院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共同推进节能工作。

    • 制定节能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节能计划和目标。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制定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

  2. 实施能耗定额管理

    • 总量控制:对学校总能耗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超过预定目标。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重点用能单位严格实施能耗总量控制。

    • 分户分项计量:对各楼宇、各部门的能耗进行分户分项计量,便于考核和管理。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实现两校区用水能耗一级、二级消耗量100%计量。

  3. 加强节能审计与公示

    • 定期审计:定期对学校能耗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加强学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

    • 公示能效情况:将审计结果和能效情况公示,接受师生监督。这有助于增强师生的节能意识,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政策支持

  1. 国家政策导向

    • 节能减排政策: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鼓励高校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例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校园建设。

    •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为推动能源托管市场的发展,政府提供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这降低了高校采用能源托管的成本,促进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 学校内部政策

    • 节能奖励机制:对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于能耗节约收益的15%用于奖励实施单位。

    • 节能考核制度:将节能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体系,与奖惩挂钩。这有助于增强师生的节能责任感,推动节能工作的落实。

四、教育宣传

  1. 开展节能教育活动

    • 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海报、电子屏、校园网站等媒介,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主题宣传活动。例如,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和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都开展了节能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

    • 节能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节能知识讲座,普及节能知识。这有助于提升师生的节能素养,培养节能习惯。

  2. 营造节能氛围

    • 日常节能提示:在校园内设置节能提示牌、宣传栏等,提醒师生注意节能。例如,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提倡人走灯灭、人走水停等节能行为。

    • 节能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与节能实践活动,如节能竞赛、节能创意大赛等。这有助于激发师生的节能热情,推动节能工作的创新发展。

五、其他方面

  1. 建筑节能设计

    • 保温处理:对建筑外墙、屋顶等进行保温处理,减少能源损失。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保温处理措施,提高建筑能效。

    • 改造围护结构:对老旧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这有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提升校园的整体节能水平。

  2. 绿色交通

    • 新能源充电桩:加快新能源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比例。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鼓励引导学生绿色出行,提升学校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比例。

    • 鼓励步行和骑行:在校园内设置步行道、骑行道等,鼓励师生步行或骑行出行。这有助于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校园的交通能耗。

六、综合影响:迈向可持续校园

  • 短期:能耗费用下降,设备效率提升,管理漏洞减少;

  • 中期:碳排放达标,资源循环体系成熟,节能文化深入人心;

  • 长期:成为区域低碳示范基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通过系统化推进能耗管理,高校不仅能实现“节流降本”,更能构建绿色、智慧、可持续的校园生态,为教育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双重支撑。